癌症可怕,糖尿病晚期更可怕!
2021-02-04
有过住院经历的人都知道,输液越久静脉穿刺难度越大,反复静脉穿刺还会给患者带去较大痛苦,尤其是高浓度,高渗透压及化疗药物,更容易引起静脉炎和化疗药物外渗等一系列并发症。
但你可能不知道,有一种新的输液方式,可以明显改善上述问题,极大提升护理品质——PICC置管。
简单地说,就是将一根总长60cm的细软管通过手臂的静脉进入体内,一直抵达靠近心脏上方最粗的静脉(上腔静脉)中。(具体进入体内长度以胸片定位为主)
听上去有些吓人是不是?其实PICC没那么可怕,熟练的技术、正确的护理,就能取得良好效果,为患者带去许多治疗上的便利,减轻很多痛苦。
“我只相信俞老师”
40岁的李先生(化名)是一位喉癌患者,因为疾病的特殊性,无法手术切除肿瘤,因此需要做放化疗。住院期间,根据治疗需要,就为他留置了PICC管。从此所有的药物都从这根小细管进入。
但是由于李先生的特殊肤质,这根管子并没有老老实实呆在体内,反而常常脱垂出来。体外的管子脱得长了,不光会影响外部护理,更会对身体造成一定安全隐患。
“只有俞老师能处理这个问题。”出院以后,李先生认准了明州医院PICC门诊的俞文婷,每周都来做一次消毒维护。
“你家附近有很多医院,为什么不在那护理呢?开车来得15公里,不会觉得麻烦吗?”我问他。
“不会,因为我只相信俞老师,她经验丰富,做事又仔细耐心,对病人也很关心,所以我只来这,远一点都没关系。”李先生回答。
李先生送来锦旗致谢
优秀技能来源于日复一日的努力
“我从2018年开始做PICC置管,到现在也就2年多。”采访时,面对患者的赞扬,俞文婷微笑着说。
从时间上来看,的确不久,但是俞老师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,这两年来她已经为近2500多位患者成功置管。上至100岁的老人,下至6岁的孩童,她都耐心细致。
除了日常的门诊病人,还有全院的住院患者,只要病人有需求,她都会立即前往病区,帮助患者解决输液难题。
值得一提的是,俞文婷老师在下肢行PICC置管领域还有较深造诣。有些肺癌患者,上腔静脉不适合做PICC置管,俞老师便另辟蹊径,从大腿内侧着手。
大腿的肌肉组织多,血管分布复杂,要在B超下精准、快速地置管并非易事,但俞老师都全力克服。置管的优秀技能正是在日复一日的磨砺下不断练就。
此外,为了更好地为病人提供静脉输液治疗,2018年至2019年,俞文婷与其他医院开展帮扶工作,帮助他们处理老年人的PICC置管难题;2020年,还曾线上指导丽水市中心医院顺利完成第一例下腔静脉置管。
浙江大学明州医院从2014年开始设立PICC门诊,专职从事院内外的PICC置管及维护工作。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和操作,得到了院内外病人的一致认可。
年置管量也从2018年的393人,到2019年834人,再到2020年1200人。在置管前的评估、规范置管、术后维护、术后导管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有需要做PICC护理的患者朋友可直接至门诊就诊。
门诊时间:周一至周五上午
门诊地点:1号楼门诊2楼,外科诊区对面
咨询电话:0574-83009219
阅读延伸
01、什么是PICC置管?
PICC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,可保留7天至1年的时间,主要用于长期静脉输液、肿瘤化疗、胃肠外营养治疗、外周静脉条件差、家庭病床的病人等。
PICC的运用,能有效保护外周静脉,避免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,并且具有穿刺危险性低、损伤小、不受年龄限制等优点。
02、PICC置管需要定期维护
PICC导管在患者体内留置时间要根据患者不同情况,最长可达一年。
但是从导管置入的第7天开始,穿刺部位的细菌数会成几何倍数增长,时间多延迟一天,感染几率就会翻倍,所以每隔7天必须维护一次PICC导管。
另外,如果出现穿刺点渗液、渗血,穿刺部位疼痛、发热、肿胀,导管外移、脱出、折断、破损,身体寒颤、发热等情况,还应立即到PICC门诊就诊。
浙ICP备09052891号-1 Copyrights 2006-2015 ZheJiang University Mingzhou Hospital. All Rights Reserved.
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824号